福州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福建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教育部共建高校。创建于1958年,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理、工、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重点大学。

  • 办学规模

    学校为国家教育部批准可招收外国和港、澳、台地区本科生、研究生的高校,现有普通本一批学生24000余人,各类研究生9700余人(其中博士生600余人)。学校拥有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5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7个国家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教学团队、6校企合作的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0个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及教育部“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首批实施高校。2010年学校成为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并成功跻身全国50所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高校。

  • 学科建设

    现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7个、省级优势学科创新平台4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6个、省级重点学科26个。已有博士后流动站1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9个、二级学科博士点6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5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12(其中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含23个工程领域)。

  • 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工3262人,专任教师1870其中院士5人(含双聘院士4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1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各类“千人计划”人选6人,国家“万人计划”人选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1人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2人,博士生导师220余人,1支团队入选“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2个团队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1个团队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 科研成果

    学校现有1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和67个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十”以来,学校获各类科技项目4022余项,科研资助经费9.65亿余元。自然科学类科技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42项,其中国家科技三大奖2项;国家专利授权总量548件;科技论文被三大检索收录3122,对外签订技术合同2320余项,实际到校经费4.97亿余元;是福建省第一个获批科技部“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的高校,多次获得“全国技术市场金桥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及“项目成果转化优秀奖”

  • 办学条件

    学校拥有旗山、怡山、铜盘、厦门工艺美院等多个校区,占地5000余亩。学校办学主体位于福州地区大学城旗山校区,现有公共用房总面积115余万平方米,运动场地面积 20余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近34余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8亿余元。图书馆藏书近299万册,数字资源量75000(GB),电子图书15000GB)。学校网络中心是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福州主节点。

     

    通讯地址:福建省福州市福州地区大学城学园路2号福州大学人事处

     邮编:350116     杜领军    0591-22865282  

    rszp1@fzu.edu.cn 抄送fzdxzp@sina.com (投递简历时,请注明:硕博招聘在线+姓名+专业+学历+毕业院校)

     

     

     

     

    人才支持政策

     

    国家级:

  • 《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

  • 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

  •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实施办法》

    省级:

  • 《福建省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暂行办法》

  • 《福建省闽江学者奖励计划实施办法》

  • 《关于做好引进台湾地区高层次人才有关工作通知》

  • 《福建省引进高层次人才生活津贴发放管理办法》

  • 《福建省关于引进紧缺急需人才生活津贴发放的办法》

  • 《福建省属单位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住房补助发放暂行办法》

    校级:

  • 福州大学关于印发修订后的人才引进暂行办法的通知

  • 《福州大学“旗山学者”奖励支持计划实施办法》

  • 《福州大学“旗山学者”奖励支持计划(海外项目)实施办法》

    有关人才政策的详细信息,请查阅福州大学人事处网页

      http://rsc.fzu.edu.cn/ 政策法规”专栏

     

     

    福州大学面向海内外诚聘高层次拔尖人才

     

    招聘学科:化学、数学、生物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土木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建筑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应用经济学、法学等领域相关学科。

    一、应聘条件

    海外人才:应具备申报国家“千人计划”(含青年项目)、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以及福建省“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福建省引才“百人计划”)、福建省“闽江学者特聘教授等人才项目的条件;聘期不少于5年,每年全职在校工作9个月以上。

    国内人才:两院院士、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除两院院士外,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聘期不少于5年,全职来校工作。

    二、岗位待遇

    1.符合《福建省引进高层次人才评价认定办法(试行)》规定条件的人才,福建省财政依照类别给予25-200万元不等的安家补助(税前)。

    对于入选福建省“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国家“千人计划”(含青年项目)自动入选)的,省财政将按“就高从优不重复”原则,分别给予海外引进人才200万元和国内引进人才100万元支持资金(50%用于改善生活条件,50%用于科技创新),视同省政府奖金,免征个人所得税。

    2.我校依照高层次拔尖人才类别,分别提供80-150万元不等的安家补贴(税后)以及优厚薪酬,提供自然科学类不低于200万元,人文社科类不低于50万元的科研经费具体待遇(含安家补贴、科研启动费、工资福利等)请登陆校人事处网站“政策法规”查询。

    3.人事关系正式调入我校的高层次拔尖人才,本人要求解决配偶工作且配偶持有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者,由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协调安排工作。

    依《福建省引进高层次人才评价认定办法(试行)》认定为A、B类人才的,其子女可按本人意愿,选择省教育行政部门推荐的优质公办幼儿园或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认定为C类人才的,其子女由省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到条件较好的公办幼儿园或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具体办法参照闽教基〔2015〕34号文件执行。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福建省福州市大学新区学园路2

    福州大学行政北楼西217人事处高层次人才工作办公室     编:350116

      人:程国庆 (tel:0591-22865279Email:rszp@fzu.edu.cn 抄送fzdxzp@sina.com (投递简历时,请注明:硕博招聘在线+姓名+专业+学历+毕业院校)

       (tel:0591-22865279Email:rscgx@fzu.edu.cn抄送fzdxzp@sina.com (投递简历时,请注明:硕博招聘在线+姓名+专业+学历+毕业院校)

    )

     

     

    人才引进优惠政策(摘要)

    1.福州大学提供

人才类别

安家补贴(万元)

科研启动费(包含国家、福建省配套)

工资、福利待遇

岗位奖金

其它

学科带头人

60

自然科学:50~100人文社科:20~50

--

享受国家规定的工资、福利待遇享受国家规定的工资、福利待遇

学术骨干

具有博士学位的博导

40

自然科学:20~50  人文社科:10~20

具有博士学位的教授

30

青年拔尖人才

旗山学者

(海外项目,入编)

30

自然科学:25

人文社科:10

10/

优秀人才

教授、具有半年以上海外学习工作经历的博士、博士后

15~20

5~10

--

博士

5~15

2~5

特殊急需人才

一人一议

柔性人才

一人一议

2.福建省提供

依据当年度《福建省紧缺急需人才引进指导目录》引进到我省工作的人才,提供:生活津贴每人每月800元,发满5年;住房补助博士学位7万元;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9万元每年发放一次,发满五年

 

 

 通讯地址:福建省福州市大学新区学园路2号

福州大学行政北楼东221人事处人事科    邮 编:350116

   人:杜领军 (tel:0591-22865282)

Email:rszp1@fzu.edu.cn 抄送fzdxzp@sina.com (投递简历时,请注明:硕博招聘在线+姓名+专业+学历+毕业院校)

 

             

 

福州大学2015-2016学年度教师招聘计划表

单位名称

学科专业方向

岗位要求

岗位类别

联系方式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电机与电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类等相关专业

博士或教授

教学、科研

联系人:衷欢              电话:0591-22866581
邮箱:26786401@qq.com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海洋工程装备、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力学、制图、车辆工程

博士或教授(海外经历优先考虑)

教学、科研

联系人:陈劼
电话:0591-22866272  
邮箱:jxxyzz@fzu.edu.cn

材料成型

教授(海外经历优先考虑)

教学、科研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数学类

博士或教授,研究方向为分析、代数、数值代数、拓扑

教学、科研

联系人:黄长洵、吴伶
电话:0591-22865157
邮箱:hcx@fzu.edu.cn;wuling1985@fzu.edu.cn

计算机

博士或教授,研究方向为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智能机器人

教学、科研

信息安全与网络工程

博士或教授,研究方向为自然语言处理与信息检索、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

教学、科研

软件工程

博士或教授,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教学、科研

土木工程学院

防震减灾、轨道工程、水工结构工程、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地下工程、隧道工程

博士

教学、科研

联系人:钱升
电话:0591-22865350
邮箱:              tjxy-zzb@fzu.edu.cn

道路工程

博士(道路工程或建筑材料方向)

教学、科研

工程管理

博士(施工技术、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或教授(可担任学科带头人)

教学、科研

岩土工程

博士或教授(土动力学、岩土力学数值计算及海洋岩土工程方向)

教学、科研

交通工程、交通运输

博士,具有海外研修经历者优先考虑

教学、科研

土木工程

博士,熟悉土木工程施工与信息技术、现代施工组织与管理,年龄不超过35周岁

教学、科研

土木工程

博士(从事抗震、钢结构、支座等研究

实验

信息技术

博士且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科研

环境与资源学院

资源循环科学与技术、岩土工程、地质工程、安全技术与工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博士

教学、科研

联系人:李响
电话:0591-22866070
邮箱:lblx98@fzu.edu.cn

环境工程

博士(1年以上海外学习或研究经历)

教学、科研

经济与管理学院

物流管理、交通运输类、机械工程类、物流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经济统计学

博士

教学、科研

联系人:李艺全
电话:22866454           邮箱:55366595@qq.com

金融学

博士,金融学或金融工程或管理科学与工程(金融方向)或数量经济(金融方向)

教学、科研

财政学

博士,财政学、经济学(财政学方向)或公共经济学,统计学(应用统计方向)

教学、科研

国际经济与贸易

博士或具有国际贸易类国家课题的教授

教学、科研

会计、财务管理

博士,本科、硕士、博士三个阶段至少两个阶段为会计或财务管理专业,熟悉会计、财务管理学科理论体系及前沿动态(在国家一级刊物发表论文者优先考虑)

教学、科研

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

博士,研究方向为科技管理、科技政策与科技评价等

教学、科研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生物学、食品科学、生物医学材料与纳米生物技术、海洋生物

博士,有海外知名高校学习、研究经历或可担任学科、学术带头人优先考虑

教学、科研

联系人:王能慧
电话:0591-22866280
邮箱:qgzz@fzu.edu.cn

外国语学院

英语、日语、德语

博士或教授

教学

联系人:李权
电话:0591-22866258
邮箱:yxydw@fzu.edu.cn

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

博士或教授

教学、科研

联系人:黄真
电话:0591-22865132
邮箱:huangzhen@fzu.edu.cn

数字媒体技术相关专业

博士

教学、科研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相关专业

博士,具有半导体器件、离子注入技术研究经历的优先考虑

教学、科研

微电子学与固体物理

博士,熟悉集成电路制造工艺

教学、科研

物理、光学及相关专业

博士,实验动手能力强

教学、科研

通信与信息系统

博士,从事射频电路与系统设计、信息系统设计的优先考虑

教学、科研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博士,拥有大数据分析相关方面的研究及实战经验、已具备博士后以上研究经历优先考虑

教学、科研

电子科学与技术

具有博士学位,高级职称,可担任学科带头人

教学、科研

通信与信息系统

博士或教授

教学、科研

凝聚态物理

博士或教授,能从事凝聚态理论与计算、固态量子信息与计算。具有海外经历或发表过PRB量级以上文章者优先考虑

教学、科研

光学

博士,从事过量子光学或量子信息方面的实验研究,实验动手能力强

教学、科研

建筑学院

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风景园林(景观学)、美术学(油画)、建筑技术科学

博士或正高级职称

教学、科研

联系人:胡培杰
电话:0591-22866390
邮箱:24893752@qq.com

紫金矿业学院

采矿工程或相近专业

博士或副高(40周岁以下),有海(境)外学习、进修的优先考虑

教学、科研

联系人:方友喜
电话:0591-22865211
邮箱:rsc9@fzu.edu.cn

采矿工程或相近专业

教授或教授级高工(45周岁以下)

教学、科研

矿物加工工程

博士(应届毕业生)或具有高级职称的高校教师,有海(境)外学习、进修的优先考虑

教学、科研

矿物、岩石、矿床学;矿产普查与勘探、构造地质学

博士(应届优秀毕业生),海(境)外名校毕业博士优先考虑

教学、科研

厦门工艺美术学院

工业设计

博士,境外应聘者一般应担任高水平大学助理教授及以上职位或其他相应职位,其他应聘者应担任教授或相应职位

教学、科研

联系人:张老师
电话:0592-3753799        邮箱:hyzs2570807@126.com

工业设计

博士或正高,具有海外1年及以上学习或工作经历者优先考虑

教学、科研

产品设计

博士或正高,具有海外半年以上学习或工作经历者优先考虑

教学、科研

数字媒体艺术

博士,具有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或知名企业研发机构工作2年以上者优先考虑

教学、科研

数字媒体艺术

博士或正高,具有海外1年及以上学习或工作经历者优先考虑

教学、科研

服装与服饰设计(鞋包、服饰设计方向)、雕塑、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

博士或正高

教学、科研

工艺美术(漆艺或工艺雕刻方向)

博士或正高,或具有副高级职称以上且获得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教学、科研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相关专业

符合福建省“闽江学者”奖励计划评审条件,具有博士学位,国外应聘者应担任高水平大学助理教授及以上职位或其他相应职位,国内应聘者应担任教授或相应职位

教学、科研

联系人:郭锦榆
电话:0591-22866538
邮箱:clxy@fzu.edu.cn

材料相关专业

具有博士学位的教授,可担任学科带头人,年龄一般在45周岁以下

教学、科研

材料相关专业

博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者优先考虑,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

教学、科研

法学院

经济法、民商法、社会法、诉讼法、刑法、环境法、宪法与行政法、法理学

博士或正高职称

教学、科研

联系人:梁志军
电话:0591-22866298
邮箱:dzz2560@fzu.edu.cn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政治学、思想政治教育、伦理学

博士

教学

联系人:潭亮
电话:0591-22865822
邮箱:20320530@qq.com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基础心理学

博士(在顶级期刊发表过论文),研究方向为社会认知与决策方向

科研、教学

联系人:曹土全
电话:13489104069    邮箱:286903970@qq.com

石油化工学院

石油化工、化学工程、化工机械及设备、工业催化、油气储运

博士或高级职称

教学、科研

联系人:吕蓉蓉 
电话:0591-22865222
邮箱:lrr2903@fzu.edu.cn

高分子材料、高分子化工、工业催化

博士,具有海外博士后经历者或符合国家“千人计划”、福建省“闽江学者”、福州大学“旗山学者”奖励计划评审条件者优先考虑

教学、科研

化学学院

化学、制药工程

博士,具有海外经历的博士后高层次人才优先考虑

教学、科研

联系人:陆莉莉             电话:0591-22866233       邮箱:hxdw@fzu.edu.cn

福建省空间信息工程研究中心

数据挖掘或数据可视化专业

博士,具有1年海外学习工作经历,研究方向为数据云与大数据应用

教学、科研

联系人:柯瑞英            电话:0591-83519533      邮箱:kyc@fzu.edu.cn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博士,具有海外著名高校相应专业博士、博士后优先考虑

教学、科研

摄影测量与遥感

博士,研究方向为遥感图像算法研究,有海外著名高校相应专业博士、博士后优先考虑

教学、科研

电子政务应用

博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相关专业,电子政务,大数据分析,有1年海外著名高校相应专业博士学位或工作经历者优先考虑

教学、科研

地理信息系统或计算机应用

博士,研究方向为地理大数据分析、空间数据挖掘、地理决策、云计算、物联网应用等领域,1年以上国外访问经历

教学、科研

生命科学研究所

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模式生物学

博士

科研

联系人:郭文锋
电话:0591-22865091
邮箱:fzbio09@gmail.com  

生物和医药技术研究院

生物医学材料、生物工程、纳米技术、食品工程、药理学、药物设计、计算机模拟在材料、化学、药物模拟方面的应用或结合本研究院研究方向的相关专业

博士,发表SCI论文2篇以上,单篇影响因子3.0以上,影响因子总和5.0以上(应聘实验技术适当放宽要求)

教学、科研、实验

联系人:林滨
电话:0591-83725260
邮箱:linbin@fzu.edu.cn

有关招聘、招聘人数、招聘条件、待遇及应聘办法等详细信息,请查阅福州大学招聘信息网页http://rsc.fzu.edu.cn/zpindex.php

 


风险提示:求职者谨防不法分子冒充用人单位进行诈骗,以担保或者其他任何名义向求职者收取财物(如办卡费、押金、培训费),扣押或以保管为名 索要身份证、毕业证及其他证件等行为,均属违法,请您提高警惕并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以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