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信息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航信”)是隶属于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中央企业,是专业从事航空运输旅游信息服务的大型国有独资高科技企业。中国航信拥有10000余人的高素质员工队伍。总部设在北京,近70家分子公司及非控股公司遍布全国及海内外。中国航信正式组建于2002年10月,其前身为中国民航计算机信息中心,至今已有40余年的发展历史。
作为中国航空旅游业信息技术解决方案的主导供应商,中国航信所运营的信息系统被列为国务院监管的八大重点系统之一。中国航信是全球前三大GDS(航空旅游分销系统提供商)之一,拥有全球最大的BSP数据处理中心。中国航信数次荣膺中国信息化500强,拥有10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是国家首批获得信息系统集成及服务资质运行维护分项一级资质的企业,2010年以来连续获评“中国软件服务业企业信用评价3A级企业”“中国十大创新软件企业”等荣誉,2020年通过国际软件能力成熟度最高等级CMMI5认证,标志着企业软件研发与管理能力达到业界领先水平。2021年中国航信后沙峪数据中心获评国家绿色数据中心,标志着已成为该领域的绿色发展标杆。2023年,中国航信获得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认定,成为民航行业首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
经过40余年的发展建设,中国航信构建起了支撑民航信息化发展的订座、离港、分销、结算四大商务信息系统,服务范围延伸至300多个国内城市、100多个国际城市。为40余家国内航空公司、20余家地区及海外航空公司、240余家国内机场、140余家海外机场提供信息系统服务。
为全面贯彻中国航信发展战略,培养一批高素质科技人才,2022年中国航信依托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积极开展2023年博士后研究人员招聘工作,诚挚欢迎有志之士加入。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聘条件
1.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水平,遵纪守法,品学兼优,身体健康。
2.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三年,或将于2023年毕业的博士。
3.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敬业精神,有意愿从事专职博士后研究工作,满足招聘博士后研究课题专业(方向)及研究背景要求。
二、研究课题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将围绕以下研究课题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
1.航班舱位可用性动态决策模型研究
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数学等专业,负责航班舱位可用性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影响因子量化、航班舱位可用性动态决策模型构建及业务有效性验证研究等。
2.智能运价管理决策模型研究
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数学等专业,负责民航市场需求与运价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影响因子量化、民航智能运价管理决策模型构建及业务有效性验证研究等。
3.分布式微服务高效开发与智能适配治理关键技术研究
计算机专业,负责基于调用分析的单体应用智能化微服务拆分技术、基于接口定义的智能化微服务适配技术、基于AI问答的微服务调用异常根因分析技术等研究及在相关生产系统的应用。
4.海量民航业务日志数据的分析及利用技术研究
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相关专业领域,负责对海量民航业务日志数据建模,利用动态分析相关算法实现不同视图下的分析,根据不同验证需求实现快速回放以验证业务有效性,同时可动态、智能输出能满足真实生产业务范围的典型测试用例及场景。
5.民航信息安全关键技术研究
信息安全、计算机信息技术相关专业,通过打造全方位的安全保障体系,确保民航信息在采集、加工、存储和应用等过程中的完整性、机密性、可用性、可控性和不可否认性等。同时,对各种安全保障体系进行全方位的检测与评估,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和威胁,为进一步的系统加固提供帮助。研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检测民航信息的完整性、机密性和可用性,分析存在的潜在风险和威胁;(2)提出民航信息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方面的重点研究路径,借鉴人工智能技术构建全方位的安全保障体系;(3) 研究民航相关信息的安全性,采用多层次的安全措施,防止信息的泄露和损坏。
6.民航旅客客群理解关键技术研究
计算机、数学或信息技术相关专业,利用大数据基础技术、机器学习、个性化推荐等数据科学关键技术,开展在旅客智慧出行、市场运行规律洞察、民航旅客服务流程优化方面的关键技术应用研究。研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民航旅客出行需求分析与预测的关键技术研究;(2)民航旅客客群出行行为理解研究;(3)多源数据融合关键技术研究等。
7.大数据资产定价模型及民航业应用研究
计算机、金融学、管理学、经济学等专业,负责从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入分配、安全治理等方面初步探索研究搭建数据基础制度体系,更好地发挥数据要素的作用。研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大数据资产定价策略研究;(2)数据治理体系制度研究等。
8.民航碳中和关键技术研究
低碳、新能源或者计算机等专业,负责在民航行业和中国航信碳中和和碳达峰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研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民航行业碳中和优化技术研究;(2)民航航线碳排放计算器关键技术研究;(3)民航碳核算关键技术研究及原型系统设计;(4)开展碳配额交易、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交易和碳金融产品交易等在民航的路径发展路线研究。
三、工作时间
自进站之日起两年。
四、在站待遇
1.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后,与设站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薪酬标准参照本单位相关部门正式员工的岗位级别标准确定,按照国家规定足额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
2.公司为进站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后勤保障。
3.在站期间的户口、人事关系和组织关系参照国家有关政策和规定进行管理。
4.工作地点:北京。
五、申请流程
1.申请时间
自公告发布之日起至2023年9月底。
2.申请材料
(1)电子版个人简历。
(2)本科至博士研究生阶段学历学位证书扫描件(2023年预毕业博士需提供学信网学籍验证报告,留学博士另需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开具的学历学位认证报告)。
(3)本人身份证正反面扫描件。
(4)个人代表性工作证明(论文发表首页、专利证书、成果获奖、重大项目任务书等相关材料)。
3.报名方式
申请人将申请材料打包发送至zhaopin@travelsky.com.cn,邮件标题注明:“博士后应聘-招聘岗位名称-姓名-毕业院校”。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将根据报名情况,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分批次对申请人员进行资格审核、面试考察等环节,择优录用。
六、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10-57650550,57650596
电子邮件:zhaopin@travelsky.com.cn
声明:本文转载旨在传递有价值的信息,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