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
杭州
3人
全职
职位类别:
一、招聘计划 根据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8月29日发布的《浙江省省属事业单位2024年特殊专业技术岗位招聘更新信息》,我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12个岗位共18人。具体招聘岗位、人数和资格条件见《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公开招聘专任教师等特殊专业技术岗位表更新(2024年第四批)》(见附件1)。 二、招聘对象和资格条件 (一)招聘对象 各岗位招聘对象不限,凡符合岗位报名条件者均可应聘。 (二)资格条件 应聘人员应符合下列条件: 1.遵纪守法,品行端正,愿意履行事业单位人员的义务; 2.具备岗位所需的学历(学位)、专业、技能条件; 3.具备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4.与岗位之间不存在按规定应当规避的情形; 5.具备岗位所需要的其他条件。 对专业条件的要求,将结合高校专业设置目录和本单位、岗位用人实际予以综合认定。 三、招聘程序及办法 (一)报名与资格初审 1.报名。应聘人员在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引进”专栏网站(http://hr.zjiet.edu.cn:90/)进行注册、报名,并上传身份证、学历与学位证书、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及与招聘条件相关的科研、奖项证明材料。也可不通过网站报名,直接将个人简历及相关材料发应聘岗位联系人的邮箱,报名不设置截止时间,常年进行招聘,直至完成招聘计划。 应聘人员针对招聘岗位有关情况的咨询,可通过《招聘岗位表》(附件1)中相应岗位的“岗位相关联系人、方式”进行联系。 2.资格初审。应聘人员报名后,学校根据招聘岗位所需条件对报名人员进行资格初审,初审通过后学校联系参加考核。 本次岗位均不设最低开考比例。 (二)考核 本次招聘岗位采用直接考核方式予以招聘,考核成绩即为总成绩。 (三)体检、考察 考核结束后,按总成绩(总成绩相同时,试讲成绩高者入围)从高到低,按招聘人数1∶1的比例确定体检、考核对象。 体检参照《浙江省教师资格认定体检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并按有关规定执行。 考察参照《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察工作细则(试行)》执行。 (四)公示、聘用 经体检、考核均合格的人员,确定为拟聘用人员,并在网上公示7个工作日。公示期满,对无异议的拟聘人员,按规定办理进人和聘用手续。 招聘岗位性质为事业单位报备员额内用人,实行聘用制管理。学校根据有关规定确定聘用人员试用期。试用期结束,由用人部门给出试用考核结论,不合格的,取消聘用。 (五)待遇 聘用人员按国家有关规定享受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和福利待遇。符合《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办法》高层次人才标准的,享受高层次人才引进的购房补贴、安家费、科研启动费等待遇。 (六)其他 1.应聘者放弃或失去入围、聘用资格,或体检、考核中出现不合格者,学校研究决定是否安排人员递补。 2.聘用人员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报到,凡不能配合招聘单位完成体检、考核的应聘者,不宜应聘。逾期不能报到的,或在规定的时间内与招聘单位协商不成,无法办理人事关系转移手续的,招聘单位有权不予保留聘用资格。 四、咨询 有关本次招聘工作具体问题,请向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人事处咨询。联系人:翟老师;咨询电话:0571-86929819。 联系地址:杭州下沙高教园东区学林街280号(邮编:310018)
专业要求:经济学、教育学、管理学、计算机等相关专业;学校办学相近相关的专业;学校发展所需专业。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杭州市钱塘区学林街280号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行业: 教育/培训/科研院所 规模: 2000以上 性质: 高等院校 当前职位: 高层次人才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是由浙江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举办的全日制公办高职学校,是国家优质高等专科学校、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和浙江省“双高”校。前身是创办于1979年的浙江供销学校和创办于1984年的浙江省供销社职工学院,1999年经浙江省政府批准筹建,2002年1月正式建院,2004年整体搬迁至杭州市钱塘区。2018年,经浙江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同意,在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基础上增挂“浙江合作经济管理学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管理。 建校40余年来,在各级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学校先后被评为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单位,浙江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和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示范性高职院校,浙江省高职优质暨重点校建设单位,是浙江省人民政府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省部共建院校,教育部供销合作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2022年,学校在国家“双高计划”建设中期绩效评价获得“优秀”等级。 学校占地面积575亩,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含留学生)12186人,教职工631人。累计拥有全国优秀教师4人,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国家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1个,省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3个,省级中高职一体化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杰出教师1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省级教学名师、优秀教师4人,省技术能手1人,省级专业带头人18人,浙江工匠2人,入选钱江人才资助计划教师2人,入选省青年科学家培养计划教师1人。 科学优化专业布局。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供销行业改革需求设置专业。现有商务智能学院、食品健康学院、数字贸易学院、数智财金学院、创意设计学院、精密智造学院、合作经济学院、公共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哈格哈里亚数字技术与运营联合学院)等11个二级学院,形成了以数字商贸专业集群为“一核引领”,以数智财金专业群、创意设计专业群为“两翼驱动”,以食品健康专业群、精密智造专业群、现代农业专业群为“三轮支撑”,适应“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专业群架构布局。开设电子商务、大数据与会计、国际经济与贸易、现代物流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食品检验检测技术、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管理等33个高职专科专业,与浙江农林大学联合开设食品质量与安全(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技术)四年制本科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试点专业1个,与浙江工商大学联合开设电子商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普通高校专升本专业2个,与芬兰哈格哈里亚应用科学大学合作开设电子商务、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中外合作办学专业2个。 持续深化内涵建设。坚持推进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夯实高质量发展“生命线”。建有电子商务国家“双高计划”建设专业群1个,电子商务、食品检验检测技术省“双高”建设专业群2个,“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2个,国家骨干专业6个,省级重点专业2个,省级优势专业6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示范专业3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二等奖1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1项。建有国家教学资源库1项,全国职教创新团队建设体系化课题研究项目1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国家级、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8门,国家级、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7门,省教材建设研究中心1个,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36部,首批“十四五”省重点教材11部,省普通高校“十三五”新形态教材24部。学校还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等多个国家级、省部级项目立项。 致力服务地方发展。坚持“立足区域、依托行业、服务三农”的办学思路,构建以行业为依托、以学校为主体、以政府为推手、合作企业深度参与的“校社政企”四方合作办学机制,持续擦亮“农民点菜、学院送餐”为农服务金名片。设有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职教科研中心、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电子商务职业教育基地、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浙江大学中国农民合作组织研究中心浙江分中心、食品检测中心、浙江省东方会展产业研究院、合作经济研究所、信用管理研究所、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研究中心等机构,合作经济研究智库为全国供销合作总社重点智库。获教育部认定的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3个(含省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2个,省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1个、省级产教融合示范基地2个,省级实习实训基地1个,省示范性继续教育(社会培训)基地和省社区教育示范基地1个。建有省级产教联盟项目1个、省级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4个。牵头建设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1个,参与教育部第一批市域产教联合体1个。 深入开展国际合作。坚持“引进输出双向促进、产教融合同频共振”的国际化办学路径,提高学校国际影响力。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先后与泰国、马来西亚、芬兰等国家30余个高校企业、商会组织建立合作关系。获批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个,建成省级“丝路学院”4个,入选教育部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SGAVE)首批试点院校、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典型院校、中泰合作“中文+职业技能”项目示范校,获批浙江省高校台湾青年创业创新平台建设单位。学校还是浙江-西澳职业教育联盟首届理事长单位、世界职教联盟会员单位、全球工匠联盟(亚太区)副主任单位。 积极推动就业创业。坚持“快乐学业、满意就业、努力创业”工作理念,持续探索构建“三课堂联动、三阶段递进、三层面保障”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学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保持97%以上,累计向社会输出各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近9万人。荣获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入选教育部首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教育部“宏志助航计划”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被认定为浙江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浙江省备案众创空间、杭州市创业陪跑空间。 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秉承“厚德崇商”校训,坚持“德能并举、商学合一”的人才培养理念,以“弘扬浙商精神,践行厚德崇商”为主线,打造红色文化、浙商文化、供销文化、传统文化、职业文化相互融合的校园文化体系,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软实力”。建有浙商文化研究所,“浙商文化”校园文化项目是“浙江省高校品牌校园文化”,入选全国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一校一品”名单。学校是省职业教育“三全育人”典型学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重点支持高校,“目标导航工程”获省高校文化育人示范载体,建有省中小学劳动实践基地暨职业体验基地、省劳动素养社科普及基地、全国首批劳动教育研究中心、全国高职院校体育工作“一校一品”示范基地、全国职业院校传统技艺传承基地、非遗教育示范基地等。 强化党建示范引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入实施“五抓五强化”党建质量提升工程。近年来,学校获得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个,省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4个、样板支部4个,省直机关先锋支部2个,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1个,省级思政名师工作室1个,入选第二批省高校示范性党群服务中心培育单位、省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获省部级、厅局级“两优一先”荣誉50余项,省高校“最受师生喜爱的书记”提名奖1次,省部级、厅局级微党课比赛荣誉等10余项。 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抢占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机遇,朝着建设“中国特色、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职业大学的目标努力奋斗,为助力浙江“两个先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经贸力量”。